|
提高自身素质是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关键 |
作者 :文/曹 姝 耿晓兰 | | 更新时间:2012-11-13 |
|
|
职称论文发表 | 职称论文发表 专业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 | |
住在汉口网 | 住在汉口网是一个专业提供汉口房产信息、车辆服务、生活服务、招... | |
职称论文网 | 职称论文网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等服务。 | |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不仅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而且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市场竞争、创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上却常常遇到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其根本原因则在于企业内部因素造成的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低。
企业融资能力是指在一定的经济金融条件下,一个企业可能融通资金的规模大小。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低,尽管有政策法规、资本市场、担保机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小企业融资难本身即体现为一定的市场选择的结果,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中小企业本身。中小企业公司结构不合理、管理不科学、财务制度不健全、信誉度不高是造成他们融资能力低的重要原因。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外部融资环境是他们所难以控制的。在这种融资环境还没有改善的时候,中小企业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从长远来说,即使外部环境得到改善,中小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提高企业融资能力,解决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办法。
一、完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首先要建立中小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告真实性与准确性较低,银行利益难以保障的现象,这些往往都是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所致。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自身素质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低的重要途径。应推动中小企业制度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治理结构合理化。对国有中小企业实行积极的退出战略,走改制重组道路;对私营企业要引导资本社会化方向,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吸收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的要素;对于集体企业要推动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关系,为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实施科学化管理
中小企业自身应致力于实施科学化管理,逐步提高融资能力。中小企业加强管理主要是加强资金、成本、营销、质量、战略这五大管理。企业首先应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完善企业经济责任追究制度。资金管理就是围绕合理管理制度的健全和落实,在企业中推行“厂内银行”制度,加强资金核算。企业还应从生产流程、劳动纪律、产品库存等各个环节严格实行责任制,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生产要素市场,产品销售市场和资金市场,使企业管理始终与市场接轨,降低成本费用。企业要树立现代营销理念,为顾客提供一流服务、讲信誉、重质量,努力把握市场信息,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全力促销扩销。质量管理是中小企业的生命线,应认真制订、实施质量管理目标,逐步建立起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实施战略管理,按照产业政策的要求,重长远利益,轻短期利益,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自己的传统产品中开发出特有的新产品,把小产品搞成特色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当企业资金运转良好,盈利能力增强,具有成长潜力和发展后劲,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加大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会主动为之提供资金支持,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将会得到很大提高。
三、建立完善企业财务制度
建立能正确反映中小企业财务状况,符合现代企业标准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监控制度,增加企业财务的透明度,是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条件。中小企业可通过聘请财务顾问协助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预算管理、责任会计及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聘任一名全职的合格的会计师,负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同时应聘请专职审计人员,成立审核委员会,监督审查企业年度、半年度和季度的财务报告、财务申报及内部监控程序。中小企业只有建立起规范的财务制度,定期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报告,才能为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创造必要的条件。
四、培育良好的企业信用
中小企业融资时刻离不开“信用”二字。没有良好的信用文化和健康的信用环境,中小企业融资很难顺利开展。中小企业应逐步与客户,合作伙伴,银行,税务部门等利益关系人建立良好的信誉,按时付款、及时供货、到期偿债、依法纳税。加强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培育企业家信用意识,提倡树立信用观念。中小企业应积极建立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信用管理监督社会化,在“有借有还”的良好信用环境下改善银企之间的关系,提高企业融资能力(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
|
|
|
|
所有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
- 投稿邮箱:83041061@qq.com 服务热线:027-62220402 手机: 18907137973
联系地址:武汉市江汉区新华下路江花苑13楼 电子地图
- Copyright (C) 2007-2009 http://www.issn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6318号
技术支持:腾浪科技
法律顾问:廖泉冰律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