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发表 | 职称论文发表 专业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 | |
职称论文网 | 职称论文网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等服务。 | |
|
摘要:太极拳与古典舞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受中国文化“天人合一、阴阳、虚实、动静、刚柔”等的影响太极拳与古典舞之间具有相似点,如都以“圆”为运动轨迹,因两者是不同的项目所以之间也具有不同点。挖掘好太极拳与古典舞之间的异同点对深刻了解中国传统运动项目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太极拳、古典舞、相同点、异同点、融合
前言:太极拳与中国的古典舞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太极拳属武术门类含不同的太极拳流派,有几百年的历史。太极拳不仅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也具有健身的价值,是目前人们所认可的一项运动项目。中国的古典舞者起源于中国古代宫廷舞蹈,古典舞以它自身独有的动作技术特点吸取了中华武术和的精华并蕴含古典舞本身的特点,使得中国的古典舞不独具魅力。同一个文化背景下所以太极拳和古典舞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不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本研究旨在剖析两者关系,进而对太极拳与古典舞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以更利于两者的传承发展。
一、太极拳与古典舞的相同点
(一)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太极拳与古典舞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蕴,“中庸思想、天人合一、阴阳学说、动静结合、虚实、刚柔并济”[1]。的文化内涵影响着太极拳与古典舞。太极拳与古典舞最明显的共同特征是“圆”、在中国“圆”寓意着圆满、和谐、完美太极拳与古典舞间动作轨迹都以“圆”为主。太极拳一举一动、由内而外都是围绕圆的运动。动作的架势特点都围绕圆的运动,手臂的动作需绕圆运动,脚步前进及后天的步伐需走曲线,而整个动作需沉肩、坠肘、含胸、圆背[4]。动作的运行路线也以划圆为主。如动作间衔接过度以“抱圆”,动作运行路线以圆如“云手”。
“脚步”前进与后退以曲线为运动方式,没有“直线”直接运动。在太极拳中是以“圆”为动作形式呈现,太极拳动作要求“绵绵不断”、“行云流水”,及整个动作过程需要重心平稳。。中国古典舞中的圆也体现在动作上。古典舞的“圆”体现在上肢的“圆”“曲”“拧”“倾”,而步伐运行路线以“平圆”、“立圆”、“八字圆”及“圆场”为主。古典舞的手位动作也以圆为主,及动作的路线也是以圆为核心。动作间以“划圆”为衔接。
阴阳理论是中国文化中重要概念之一。“一阴一阳”的理念在太极拳中得到很好的诠释,太极拳的动作以“动静结合”、“虚实相依”、“刚柔并济”、“有开有合”为特点。如太极拳中的“有进必退”,从开始“起势”到结束的“收势”都在同一地点。而如“左右野马分鬃”、“左右倒卷肱”、“左右云手”,动作以左右对称,并以“一正一反”的动作为特征,体现了“阴阳”理念。
同样古典舞中动作则要求“刚柔并济”、“虚实相依”“动静结合”,中国古典舞动作以“柔和”“优美”为特征[1]。古典舞的脚步动作相对刚健、有力,如黄豆豆在表演《秦王点兵》中时很好的诠释了“刚柔并济”,动作既有柔美也有刚劲之势。表现了帝王的霸气和舞蹈的柔美。“虚实相依”则更多体现意境。舞蹈的表演形式以舞台的表演形式为主,需要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遐想真实的故事,例如敦煌舞蹈《飞天》中的表演,特定动作与情境,瞬间把观众带到了敦煌的“壁画”意境中。“动静结合”体现在舞蹈中,动静衔接与动静起伏。有动有静的动作形式使表演更生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太极拳与中国的古典舞都是文化的瑰宝,不仅传承了动作之美,更传承了文化精髓[2]。
(二)太极拳与古典舞相同的运动形式
太极拳与古典舞的运动形式相同具体表现在以下“表1”中
表1、太极拳与古典舞的相同点
“圆”是太极拳与古典舞,最明显特征,运动轨迹以“圆”为主体,以躯干为轴。太极拳的步伐;前进与后退的路线以“曲线”为主,手臂动作为曲线、腿部也以曲线为形式、以“划圆”为运动轨迹、以“抱圆”为过渡间衔接。古典舞以“圆”为核心,脚步以“圆场步”为运动轨迹,躯干运动有平圆、八字圆、立圆等、手臂也以“圆”为主,例如一位圆臂、二位内旋圆臂、三位内旋圆臂、四位内旋圆臂[3]。手臂多以“圆”形式。动作间的衔接也以“划圆”为主要内容,所以“圆”是太极拳与古典舞的核心[3]。
太极拳与古典舞手型几乎一致,以掌、拳为主。太极拳中还有“勾”的手型,古典舞中有“剑指”。运动以身体运动为特征,以腰为轴转动。“形、神、意”是两者间的重要相同点,倘若失去了“形、神、意”就缺乏了太极拳的精神内涵[2]。古典舞中的“气韵”也是“形、神、意”的表现,“气韵”在古典舞的表演显的尤其重要,是展现古典舞的精髓所在[3]。“气韵”多以动作姿态、动作特点、并与表演感情融为一体。如古典舞《秦王点兵》里以表演者,肢体表演形式、表情、气韵、脸部的表情,很好的诠释了表演的主题,展现了秦王点兵的霸气豪情。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太极拳与古典舞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两者都吸取了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阴阳、虚实、动静及刚柔并济”的文化核心主题;具体在动作表现上,体现“天人合一、阴阳、虚实、动静及刚柔”的特征,如太极拳中“左右下势独立、左右倒卷肱、左右揽雀尾、左右野马分鬃、左右搂膝拗步”都体现了“阴阳、虚实、动静、刚柔”的文化特征[4]。古典舞的动作中的“顺风旗、云肩转腰、山膀按掌、风火轮”等也以“阴阳、虚实、动静、刚柔”为文化特征[2]。所以中国文化内涵,对太极拳与古典舞,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以身体的运动为主,是太极拳与古典舞,另一共同特征,太极拳以身体的运动,锻炼身体、修身养性,古典舞以身体的运动,展现表演的内容、主题,进而展现动作美、体型美、身体美,达到审美的美学目的。
(三)太极拳与古典舞的健身娱乐价值
太极拳是很好的健身项目,它的运动特点不仅,对人体的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有良好作用[5]。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多进行半蹲的状态有利于腿部肌肉力量的提高,多关节运动方式也可,提高关节的灵活性、韧带的伸展性。太极拳可提高,呼吸系统的能力,训练过程需要调整呼吸,呼吸要平稳,长期的训练能够,提高呼吸的氧通气的能力,与心肺功能。同时太极拳训练,对心血管系统,也有一定疗效,长期锻炼者心血管系统,能得到良好的改善,有利于全身血液循环[5]。所以太极拳具有良好健身价值。
古典舞也具有良好的健身价值,舞蹈需要柔韧性,练习古典舞有利于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舞蹈动作以身体的语言为表现形式,训练古典舞,有利于身体的协调性,与反应能力,能更好的塑造“动作美”、“形体美”、“身体美”。所以进行太极拳运动与古典舞练习都有益于身体健康,是值得提倡的运动项目
(四)太极拳与古典舞都的审美价值
太极拳与古典舞都是身体的运动,两者展现的身体美、意境美与动作美。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眼光越来越高,身体运动项目具有一定美是极其重要的。舞蹈是身体的语言,身体的动作展现,舞蹈表演的环境、舞蹈表演的主题、与舞蹈表演的素材。而综合起美的特征,用具体动作来展示表演的内涵。本身就是“美”的表达。例如;古典舞中的《春江花月夜》,以音乐伴奏和动作特点,来展现夜的寂静美。又如古典舞《霓裳》,以飘逸的古典舞服装与演员的动作的展现古典的飘逸之美。观众则通过欣赏的舞台、服装、化妆、道具、演员动作、表情等感受着舞蹈指“美”。
太极拳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太极拳不仅有强身健体的功能、同时也具有审美功能,太极本身的阴阳之美、动作连绵不断之美、对称之美、及展现高超技艺之美,美的特性在太极拳中或许没有,像在古典舞中那么明显,但需慢慢品味感受。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的《太极》,以动作美、场景美、道具美、技艺美等形式,让世界人民为知震撼、为知感动。同时在欣赏太极拳与古典舞的表演中,也感受娱乐价值,不仅可以娱乐别人,而且也可娱乐自己。通过表演训练让自己感受快乐,达到身心的锻炼和愉悦。太极拳与古典舞很好的展现着中国文化内涵。它们用自身的动作的特点,展现了东方美、古典美的寓意。同样也到达了健身娱乐的功能不但娱人也娱己。它们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所以太极拳与古典舞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五)太极拳与古典舞的相同动作
太极拳与古典舞动作之间相似点极多,但是相同的动作有“云手”。在太极拳中的“云手”的动作做法为,以腰为转动轴,腰带动躯干左右转动,两手在体前翻转、划圆、立圆云拨,手高不过眉,重心平稳不可忽高忽低左右转动。
古典舞中的“云手”,是以天上云彩的变化来取名字,手臂的配合呈现云的变化和翻腾的迹象;古典舞云手的基本动作有“小舞花、小揉球、大揉球、大开大合”[3]的手臂划圆动作。云手手臂曲直结合与躯干的含与直协调配合,是双手平圆。动作做法为“一手山膀准备,掌心向下,一手曲臂内旋,掌心向上双手胸前曲臂交叉,身体含胸,头微低掌心向下的手臂走外侧,掌心向上的手臂走内侧双臂胸前轻揉球后,手臂伸直继续划平圆轨迹,同时腰部伸展配合,身体、腰部及头部,随提、仰、含、沉、做大开大合的运动。”
古典舞与太极拳的另一个相同的核心动作是扑步。扑步的做法是“用力或吸腿后一腿深蹲,另一腿往旁滑,再移重心到另一边,并立”,扑步是古典舞与太极拳中重要的步伐。太极拳中左右下势独立都以扑步为主动作。古典舞中也常以扑步为舞蹈的过渡步伐。
(六)音乐伴奏是两者的共同点
太极拳与古典舞,另一个共同的特征,都在音乐伴奏下进行,太极拳以太极的柔美意蕴,具有净化心灵营造“静”的环境的作用。练习者通过音乐可排除杂念,音乐中带有口令具有指导的作用效果,并能提高练习兴趣,提高审美价值,并提高演练的质量等效果,所以太极拳的音乐,对练习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所以音乐对古典舞自然也极为重要。音乐是舞蹈的主题,古典舞以音乐为主题,进而对动作进行创编,音乐与动作协调配合,可以提高表演的价值。根据不同表演主题,古典舞的动作选择也应与主题想吻合。例如《踏歌》、《春江花月夜》、《蝶飞花舞》、《望江南》等经典古典舞表演曲目。以音乐为主题、以动作表演为形式,对主题音乐用身体来诠释。同时音乐也是表演的情绪,演员通过音乐要求对表演、对动作,需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良好展现,古典舞的主题内容。所以在太极拳与古典舞中音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音乐不但具有烘托主题的效果,同时也起向导、抒情表达的作用。
二、太极拳与古典舞的异同点
表2、太极拳与古典舞的差异
(一)太极拳与古典舞的节奏差异
自然界中存在不同的节奏,太阳的升起降落、日月星辰的规律,皆是节奏,生活中富有节奏,动作的起伏、强弱、快慢、动静皆是节奏。古典舞蹈与太极拳皆拥有上述的节奏。但是由于项目的不同节奏稍有区别。太极拳的节奏,缓慢平稳。整个过程的节奏除了起伏、动静、快慢节奏,几乎没有大起大落的节奏差异。而古典舞中的节奏则是有明显差异,古典舞除了基本的起伏、动静节奏外,它的强弱与快慢很明显。节奏的强弱、快慢,受音乐、情绪、动作、感情等影响,所以古典舞的节奏,较太极拳的节奏变化更频繁。
(二)动作发力与表达情绪的差异
动作发力差异是古典舞与太极拳之间的重要区别,太极拳的发力主要是以躯体为轴的运动,手臂动作缓慢柔和。所以太极拳的动作缓慢柔和、绵绵不断。而古典舞者更是以寸、劲、律的发力特点[5]。
…… 全科论文中心http://www.issncn.com
全科论文中心http://www.issnc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