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发表 | 职称论文发表 专业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 | |
住在汉口网 | 住在汉口网是一个专业提供汉口房产信息、车辆服务、生活服务、招... | |
职称论文网 | 职称论文网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等服务。 | |
|
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的实践体会
岳朝峰
教育科研论坛
2009-10-20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
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 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
新课程中的探究性实验, 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
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给学生创设一个亲近
生活、亲近社会的时空,更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我们教
师应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物理探究实验,提高学生对
物理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激发兴趣,提高积极性,发展
学习能力。 然而事实上,学生对实验虽然很感兴趣,但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探究实验能力还有所欠缺。 通
过多年来的新课程教学实践,我认为要上好“物理探
究实验活动”课,需要认真把握以下方面。
一
、
把握学生探究实验的达成度
,
是提高探究实
验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凡是学生能探索的决不能替代, 凡是学生能够
思考的决不暗示。 ”这可以说是探究式教学引导的原
则。 我们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既要考虑他们的成
功,也要考虑他们的失败,失败也是一种对生命的磨
炼。 但是反复的失败对于学生这种幼嫩的心灵是无法
承受的, 经常的失败必将导致学生丧失探究的信心;
相反,如果轻易地探索就能得出结论,也会诱发学生
浮躁心态的滋生。 所以,教师要把握学生探究的达成
度,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1.我们必须设计好探究实验情境的障碍。 探究源
于问题,而问题又离不开具体的情境。 因此,问题情境
的创设十分重要,它需要有适度的障碍性。 适度障碍
性是指问题能造成一定的认知冲突,其难易程度适合
全班学生的实际水平,以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处
于思维的活跃状态。 所以,创设的问题要基于学生经
验又高于学生的经验,把问题难度设在学生的最近发
展区。 如在探究“浮力大小”实验中,我们先用两张同
样大小的锡纸分别做成船形和实心球形, 放入水中。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猜想:浮力大小与它排开水的体
积有关。 然后再把船形锡纸放在盐水中,与刚才放在
水中的情形进行比较并猜想。 这时的情境已超出学生
刚刚建立的感性认知,他们已不能很快地进行准确预
测了。 面对这个障碍,学生已有的知识已不够,自然而
然地就需要学习新的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也使得下
面的探究实验活动对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
2.我们必须为探究实验搭建问题解决的 “桥梁 ”。
它特别强调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以旧探新的需要,
使大部分学生较好地开展探究活动。 我们要不断再现
学生的已有知识,这种铺垫主要是为学生提供背景资
料,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某种学习方法或提出若干思考
问题,在提供思维的材料和方法上给予学生帮助。 课
上教师可通过这样的提问:“对这个物体 (或现象)你
已经知道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这个实验你们以
前做过, 现在还能做吗, 想一想以前是怎么做的? ”
……以唤醒学生对这方面的已有知识。
二
、
大胆进行课程整合及改进实验器材为
,
提高
物理探究实验的有效性创造了可能
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教材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
探究性实验特别多,一些过去是验证性实验现在也改
为了探究性实验。 探究时间多了,必然导致教学时间
不够用。另外,也不是所有的实验都适合学生探究。在
对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九年级课
本“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由于探究引入比较生硬,
缺乏情境创设,实验中易出现错误结论,因而并不适
合学生探究。 所以,要提高物理探究实验的有效性,必
须对教材及实验仪器进行改进。 如在探究“电阻大小
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室所配套的仪器效
果不明显,因此我们改装了实验器材,从上到下分别
为铜丝、镍丝、短的镍丝、粗的镍丝,实验效果明显,适
合学生分组探究。
三
、
归纳总结及反馈练习
,
是验证物理探究实验
有效性的途径
我们对教材及实验进行改进的目的,除了给学生
留下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记录、 分析和处理的时间
外,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消化知识的时间,在探究实验
中得到的理论要通过反馈练习来吸收。 而且在应用物
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或多或少总要进行数学
运算和推理,处理的问题愈高深,应用的数学也愈多。
所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
具表达和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能根据具体
物理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 进行推导和求
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 要学会运用图像进行
表述、分析和处理问题。 这里所说的数学运算,既包括
数字运算,也包括符号运算;既要重视定量计算,也要
重视定性分析和推理。 这些能力都需要大量的基础练
习来培养。 只有学生能利用探究实验的结果解决实际
问题,物理探究实验才具有有效性。
以上是我在物理探究实验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在
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感到,学生是大有潜力可挖的,在
与学生的交流中,有时会有意外的收获。 我们要让实
验探究贯穿于物理教学之中,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切
切实实贯彻新课程的理念。 那么,学生就不仅能更好
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学生的科学探
究能力、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
神,也能够得到训练和培养。
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的点滴体会
胡玉英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01-05
新课程标准指出:“我们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
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形成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同样也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留
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会“不教也是教”。
新课程标准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究性要求更高,对物
理教师的教育教学要求更强,对实验室现有实验器要求更
齐全和完备。这样的要求与农村中学的现状就发生许多矛
盾,突出表现在:1)学生人数多与分组实验能开出组数之间
的困惑;2)学生个性差异与实验教学效果之间的困惑;3)
教师专业水平有限与实验教学效果之间的困惑。
以上这些困惑使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难以将
新课程改革有效实施下去,严重影响学生主体性探究式
学习方式的形成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
养。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1 学生人数较多,分组实验开出组数少
学生实验,除要求通过实验证实一下已知的结论
以外,还强调科学探索过程,使学生明白,科学不是简
单的知识结构,而是一种有意义的极重要的探索系统;
通过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验,使学生获
得对科学过程的理解,激发他们对科学及有关活动的兴
趣,体验科研工作者的情感和快乐,并培养努力探索、
发现、创造发明的意识和品质。但是,由于近几年是学
生的入学高峰,班容量很大,加上学校现有的实验条
件,学生的分组实验一般是两人或两人以上为一组,无
法满足学生单独进行实验探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
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自主科学探究等
能力的提高。为了避免这些因素对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时
的负面影响,实验过程中笔者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
以往,在探究分组实验时,全班学生两人或两人以
上为一组,实验过程中他们由于分工去做某一项工作,
各负一部分责任,其他方面的技能、能力必然得不到应
有的训练,少数自觉性差的学生还会依赖别人,就更无
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就在探
究“杠杆平衡条件”“凸透镜成像”等环节少、仪器不易
损坏的简单实验时,采取分组进实验室的方法,……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