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试图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构,结合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会计专业教育现状,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职会计;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创新创业教育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家的发展前途,是解决就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为适应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高职会计专业必须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1 创新创业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是一种综合性的素质教育。创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能适应社会环境并具有初步创业能力的人才。而创新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通过研究探索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创新创业型会计人才培养的重点应放在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上。
1.1 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素质教育必须重视的重大问题。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需要创业者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重视创业能力培养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决定的。因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不可能获得就业岗位,而且这个比例还在逐年提高,有些国家甚至达到或超过50%。因此,为适应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高等教育应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1.2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正确引导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统的“满堂灌”、“一视同仁”的教育方法已不能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正如特殊蕴含于普遍之中一样,创新同样存在于个性之中。一个具有积极个性品质的人,不但对未来抱以积极的态度,而且一般都具有强烈的独立思考意识、独立判断能力、果敢行动的探索精神和主动创造的精神。独特的个性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创造性的一种反映。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实均证明,个性越突出,创新能力就越强。因此,创新型人才必将是一个个性突出而又积极向上的人。创新创业教育应承认学生个性的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发现并培养学生的个性特质与潜力,促进学生个性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当然,由于学生还处于成长阶段,世界观、人生观还不健全,因此,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也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正确引导作用,以防学生在过分强调个性发展的同时走上“弯路”。
1.3 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是一种素质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应坚持育人为本,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思想指导下,高职会计专业应以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学校定位与发展目标的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会计专门人才。
2 高职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
2.1 创新精神教育
创新精神是创业者从事创业创新活动精神素质的总称,是创业者创新本质的精神表现。具体来说,包括如下三个方面:①主体精神。创业者是自主的,不受任何先知先觉、绝对权威的限制和约束。在创业中,创业者……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