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
职称论文 发表论文 合作流程 联系方式 论文发表
职称论文发表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我要注册
职称论文发表网   首页   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理工科论文 |管理学论文 |计算机论文 |文史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艺术论文 |社会学论文 |政治论文 |试题 |应用文 |论文投稿 |职称评定 |教案 |论文关键词 |电子商务 |体育论文 |学术机构 |发表论文 |教育资讯 |医学资讯 |物联网论文 |中国论文网 | 职称论文
职称论文 本站论文搜索
职称论文 设为首页 职称论文发表网 收藏本站 职称论文发表 联系我们
职称论文  首页-->社会学论文-->农村研究-->文章正文
“三集中”提升苏州新农村建设水平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 :本站编辑更新时间:2012-11-12

职称论文发表
职称论文发表 专业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
住在汉口网
住在汉口网是一个专业提供汉口房产信息、车辆服务、生活服务、招...
职称论文网
职称论文网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等服务。
程 晔 (中共苏州市委党校经管教研室 江苏 苏州 215011)
摘 要 实现围绕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这个新要求和新课题,提出了积极推行“农村工业企业向工业规划区集中、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农业用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三集中”发展新模式,以“集中”促“集约”,从而优化了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了农村生产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三集中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以实施三个集中为路径,突出抓好三个延伸,以产业、人口、土地集约化推动城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项目、资金、服务向农村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以“集中”促“集约”,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提升了农村生产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新要求和新课题。
1 农村工业企业向工业规划区集中
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说,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经济。苏州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通过农村工业化,主要抓乡镇企业的发展,应该说经济基础相对比较厚实,这是推进苏州市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条件。
1.1 农村工业集中经营能推动农业走上现代化之路的动因
(1)农村工业向工业规划区集中可以优化农村工业的布局。在苏州农村工业化初期,形成了“村村点火,处处冒烟”投资分散、布局混乱、技术水平低,经济效益难以提升的农村工业布局。为了实现“三上一高”目标,落实这个措施,一方面积极鼓励农村企业发展横向联合,找“靠山”来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则开始规划建设乡镇工业小区,利用原来乡镇集镇的基础设施条件,开辟一个工业区,让新办企业要求落户在这个工业小区当中。优化农村工业企业布局,让更多的企业进入工业规划区,其意义不仅仅是改善环境问题,而还在于可以使更多的企业共享规划区的基础设施,降低投资成本,从而提升企业效益和竞争力。
(2)农村工业企业向规划区集中可以节约利用土地。苏州是个人多地少的地区,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各项建设用地急剧增加,土地制约发展的矛盾也就更加突出。农村工业企业因为原有布局不够合理,土地不仅存在浪费的现象,而且土地利用程度也不是很高,利用强度较低。通过积极引导工业项目向工业规划区集中,改变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整合各类工业用地,可以比较好地解决乡镇分散工业布局。
(3)农村工业向工业规划区集中,有利于环境的集中整治。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在农村工业化发展中,不仅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环境的代价。农村工业企业在各地遍地开花的同时,带来的环境的污染也可以说是遍地开花,不仅空气中有了污染,水污染也是存在的。尽管苏州在发展中十分重视环境污染的防治,对企业污染物排放都要求达标,对不达标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农村工业企业进驻规划区,也可以使得苏州农村整体环境的外在形象更加优美,恢复和发展苏州农村特有的田园风光。
1.2 农村工业集中经营应处理好的几大关系
在对农村工业企业向工业规划区集中必要性、重要性的自觉认识的基础上,苏州市委市政府在制定的《苏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行动计划》中,把这作为一条重要的指导方针确立起来。这一方针在苏州各地特别是在乡镇这一级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在具体的实践中,采取了许多新的措施,来积极推进农村工业企业向工业规划区集中。
(1)对原有的工业规划区的建设规划进行完善和补充。一方面是适当扩大工业规划的规划范围。考虑到农村工业企业集中的要求以及新办企业的发展要求,原有的规划区已经难以容纳,所以不少地方对规划区的规划面积作了适当的调整。另一方面是提升乡镇工业规划区的规划和建设水平。按照科学发展的新要求,通过农村工业企业向规划区集中,来优化农村生产力的布局,把这个过程当作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推动企业向集约化发展,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产发展方式转变。
(2)制定措施为进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和优惠的条件。各地根据进区企业的不同情况,实行了不同的政策。从大的方面看,进区企业一般分为新办企业和搬迁企业。对新办企业,原则上都要进入规划区。为了对新办企业增加吸引力,许多乡镇对新办企业在土地租赁费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在管理上提供良好的服务。
(3)各地都制定了土地投资强度的标准要求。在招商引资和招商选资过程中,提升产业层次,增强区域竞争力。从招商引资入手,将引进外资和工业园的重心从数量转向质量,提出“招商选资”的新要求,明确了符合科技含量、投资强度、产出效益、生态影响等四条标准才能进入工业规划区。
2 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
针对原来“走了一处又一处,处处见农户”的状况,积极引导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变散状居住为集中居住,积极引导农民向中心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推进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就是使新型社区具有城市功能,使农民居住的新型社区与城市化相衔接,实际上是将城市功能向农民居住新型社区扩展。推进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特别要重视大的中心镇建设。
2.1 农民居住集中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战略
目前的情况是城乡存在巨大差别,许多权利只有进城并成为市民后才能享受到,这就产生了农民进城以获取市民权利的趋势,其结果会导致城市的各种福利水平下降,由此产生农民市民化的社会代价。降低这种代价的途径是增加城镇的就业机会,把高质量的教育、文化医疗设施办到农村城镇,增加农村特别是城镇的公共产品和公共设施供给,从而使农民不进入城市就能享受到市民的各种权利,其生活方式与城市人没有大的差别。
(1)通过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可以缩小城乡差距。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的方向,不是要把乡村变成城市,而是保留城乡之间功能的差异、承载行业的差异、景观的差异等。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就是保持城乡各自特色的同时,从经济、社会、空间布局等方面融合城乡发展;就是根据城市、城镇与农村的不同特质和优势进行产业分工,分别发展城市型产业、城镇型产业和农村型产业,在不同的区域形成不同的产业集群。
(2)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是对整个农村面貌进行彻底改造。推进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绝不意味着可以放弃和忽视农村,而应当进一步关注和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种非农产业可以集中到新型社区,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空间,但是也要看到,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进程不仅涉及到人口居住和非农产业的集中,对农业的产业布局也必然产生重大而又深刻的影响。这虽然不构成城镇自身建设规划的一个部分,但从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对城镇发展同样有着密切的关系。
2.2 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工作的做法
(1)认识要统一,统一认识是前提。建设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中央有要求,农民有期盼,干部有责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干部都要克服不敢为、不愿为、不作为的思想,增强责任意识,使农村民富、村美、风气好,真正让城市的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让城市的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让百万市民都过上现代化的生活。
(2)规划要先行,科学规划是基础。规划是政府最大的资源,无序是最大的浪费,成在规划,败也在规划。建设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要按照适度集聚、节约土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制订好全市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的规划。各镇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都要走村入户,掌握第一手资料,倾听群众意见,做过细工作,用一年时间完善各地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的规划布点。规划一旦确定,要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不能随意更改。
(3)标准要坚持,坚持标准是重点。建设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的标准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新建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的绿化覆盖、管线、房型、墙面等标准要坚持;要不断完善老村改造的标准,坚决拆除违章搭建,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把集中居住区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政治民主、社会文明、生活富裕、服务配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4)财力要倾斜,集中财力是关键。克服建设资金瓶颈是建设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的关键。出台以奖代补的政策,支持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各镇场要集中财力、尽力而为,全力以赴推进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各村要集中力量将这件实事办好。市镇村三级联动,积极探索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农民和集体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多方参与支持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5)领导要到位,加强领导是保证。各镇场党政一把手都要高度重视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工作,亲自过问建设进度,分管领导要全力以赴抓好这项工作。各地各部门都要把这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选调精兵强将,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要求,明确序时进度,明确工作标准,高效优质地完成建设任务。
3 农业用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
苏州市新农村建设力争做到:一是彻底破除因为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无足轻重的肤浅认识,牢固确立现代农业是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并处重要保障的全新理念。二是彻底破除城市化就是发展城市消灭农村,全面确立了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是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区域承载能力重要基础的观念。三是彻底破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简单整治村容村貌的狭隘认识,牢固确立新农村建设“一盘棋”的理念。
3.1 改变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
农业农村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小而散的格局,现代农业亮点不多、规模较小、集聚程度低;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较好,但是艰苦创业、争先率先的精神不够。要强化规划的龙头作用,坚持“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体现特色和“三集中”的原则,结合各地实际,科学编制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庄建设等现代农业,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农业规划。各项规划要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让农民参与、使群众得益。
3.2 提高农业用地规模效益和资源利规模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引导农业用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入股、入社、入会(协会)等方式,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坚持集中连片,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农业规模经营可以实现1+1>2的效果,使有限的农业资源产生更大规模效益。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农田向高效农业的种植大户和高效集约农业示范园区集中,以农业规模化、基地化、集约化为主线,使农田调整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变农业的分散经营为集中集约经营。
3.3 加强培训农业能手,坚持典型示范作用
苏州市根据村庄规划和建设现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选择了121个村作为新农村建设典型示范村。这些示范村不仅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示范,还按城市社区型、集中居住型、整治改造型、生态自然型和古村保护型五种类型打造新农村建设典范,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农业用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
3.4 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导农业用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
土地流转总量出现恢……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1 2
论文首页】【设为主页】【加入收藏】【打印本文】【回到顶部
最新上传
 武汉市发展低碳经济探讨
 “谷贱伤农”解决之道
 基于LBS和O2O的移动...
 勘察设计企业如何国际化
 区域品牌培育和提升探讨
 AHP在医药批发企业物流...
 浅谈经济发展方式与农村水...
 浅谈中小企业创业基地
 高校学生就业与政府政策之...
 农学类专业研究生如何创业
 浅谈科学地管理科技人才
 研发联盟的知识协同效应探...
 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农业科技人才开发模式创新
职称论文
本站推荐
 武汉市发展低碳经济探讨
 “谷贱伤农”解决之道
 基于LBS和O2O的移动...
 勘察设计企业如何国际化
 区域品牌培育和提升探讨
 AHP在医药批发企业物流...
 浅谈经济发展方式与农村水...
 浅谈中小企业创业基地
 高校学生就业与政府政策之...
 农学类专业研究生如何创业
 浅谈科学地管理科技人才
 研发联盟的知识协同效应探...
 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农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科技创新与现代服务业融合...
职称论文发表
所有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网站介绍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导航 投诉建议 服务承诺 人才招聘 版权声明  
  •   投稿邮箱:83041061@qq.com    服务热线:027-62220402 手机: 18907137973
    点击及可直接咨询
    联系地址:武汉市江汉区新华下路江花苑13楼   电子地图
  • Copyright (C) 2007-2009 http://www.issn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6318号
    技术支持:腾浪科技    法律顾问:廖泉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