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职称论文发表 | 职称论文发表 专业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 | |
住在汉口网 | 住在汉口网是一个专业提供汉口房产信息、车辆服务、生活服务、招... | |
职称论文网 | 职称论文网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等服务。 | |
|
努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抵制西方腐朽意识形态的侵蚀,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优良文化;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强化舆论监督,为“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3.2 家庭:营造良好家庭氛围,注重人格培养
家庭,作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体,担负着传授文化知识,培养道德品质,指导行为规范等责任。同时由于家庭教育具有血缘伦理的亲和性和权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决定着一个人的性格、品行。因此,加强“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理应积极响应,配合,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同社会、学校一起共同努力,培养“90后”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家长应注重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积极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子女置身于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对于孩子需摆正心态,把孩子放在恰当的位置,期望要实事求是,注重人格培养,不应片面强调成绩和分数。
3.3 学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学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体。面对“90后”新一代的大学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首先,做到一切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正确认识“90后”大学生的特点。对“90后”大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应放到他们成长的大环境中去,由于环境的原因,他们身上固然存在较之于上一代人的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但也应看到他们身上也具有上一代人所没有的缺点和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应积极引导他们克服缺点与不足,发扬优点与优势。其次,要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贴近“90后”大学生生活,切实关心“90后”大学生利益的心理素质教育、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和拓展素质教育。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积极利用网络,打造网络教育平台。针对“90后”大学生依赖网络的这一行为特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地应扩展到网络世界,通过建立班级QQ群、班级论坛的方式,及时了解“90后”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引导和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使网络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
高校在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应积极创设自我教育的氛围,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环境。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外在因素,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在学校物化环境的建设方面,既要赏心悦目,也要充满文化品位和教育意义,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师生品位。在学校人文环境的建设方面,应从管理入手,坚持学校管理的人文追求,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活动开展的前提,使强化制度管理与激励向上相统一,使必要制度的执行不是形式主义,而是为了激发学生积极上进,是学生充分理解基础上的约束。
3.4 个体:树立自我实现目标,不断加强自我教育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只有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将不同的教育主体所传授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需要,达到提升自身素质的目地。“90后”大学生成长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的价值观往往更加务实,更加功利化,片面地强调社会、他人对自己的满足,而忽视自身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因此,“90后”大学生必须首先摆脱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念,明确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汲取养料,以书中的高尚人物为自己的榜样,向他们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修养,增强人格魅力。在学习的过程中,“90后”大学生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经常反思自我,学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建立独立人格,不断完善自身。
4 结语
“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当前,加强“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促进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四方面的和谐统一,减少和消除相互抵消的现象,共同致力于培养“90后”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 范益明.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状况的分析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4 李萍.浅谈“90后”新生的特点及其教育管理[J].科教文汇,2009(12)
5 梁丽营.“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12)
6 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
|
|
|
|
所有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
- 投稿邮箱:83041061@qq.com 服务热线:027-62220402 手机: 18907137973
联系地址:武汉市江汉区新华下路江花苑13楼 电子地图
- Copyright (C) 2007-2009 http://www.issn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6318号
技术支持:腾浪科技
法律顾问:廖泉冰律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