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
职称论文 发表论文 合作流程 联系方式 论文发表
职称论文发表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我要注册
职称论文发表网   首页   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理工科论文 |管理学论文 |计算机论文 |文史论文 |医学论文 |教育论文 |艺术论文 |社会学论文 |政治论文 |试题 |应用文 |论文投稿 |职称评定 |教案 |论文关键词 |电子商务 |体育论文 |学术机构 |发表论文 |教育资讯 |医学资讯 |物联网论文 |中国论文网 | 职称论文
职称论文 本站论文搜索
职称论文 设为首页 职称论文发表网 收藏本站 职称论文发表 联系我们
职称论文  首页-->医学论文-->法医学-->文章正文
法医学论文

作者 :法医学论文更新时间:2012-10-31

职称论文发表
职称论文发表 专业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
住在汉口网
住在汉口网是一个专业提供汉口房产信息、车辆服务、生活服务、招...
职称论文网
职称论文网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等服务。
1、法医学论文、法医学论文网、法医学论文发表、法医学职称论文。法医学论文网提供法医学论文、法医学论文网、法医学论文发表、法医学职称论文等免费法医学论文资料。
2、法医学论文范文: 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应用与体会 2011-10-12
白奇连(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民医院 吕梁 033200)
摘要:活血化瘀这一治则是人们在长期和疾病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历代医家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对活血化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其作用机制的不断揭示[1],使它广泛应用于内、外、妇、五官及皮肤等临床各科,并逐渐开拓运用于新的领域,如运动创伤、骨科、肛肠科及腹部外科术后等,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展现出了美好的应用前景。笔者借鉴古人精辟的理论、现代医学研究报道,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不同病证、症候,灵活应用活血化瘀方药治疗多种疾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体会到活血化瘀法在治疗多种疾病中的特殊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活血化瘀 临床运用 体会
活血化瘀法是祖国医学中富有特色的一种治疗方法,是血瘀证的特有治法。这一理论最初见于《内经》,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记载了不少祛瘀作用的方药,如桃核承气汤、抵当汤等。清代唐容川《血证论》中指出:“凡离经之血皆为瘀血”。王清任提出“百病不离乎气,不离乎血”,认为久病血瘀,活血化瘀法可医治百病,瘀血去而诸病自愈。在《医林改错》一书中,立方三十多首,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各种杂病五十余种,至今在临床广泛应用。笔者根据历代医家的综述理论,现代医学研究的探讨,应用活血化瘀与其他治则的辩证关系,治疗了很多过去临床上感到非常棘手的疾病。
凡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停留于体内,或血行不畅,壅遏于经脉之内,瘀积于脏腑组织器官的,均称瘀血。由瘀血内阻而引起的病变,即为血瘀证。引起血瘀的常见因素,有寒凝、气滞、气虚、外伤等。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拒按,常在夜间加剧;肢体、胸腹有异常肿块,如肝脾肿大,腹腔肿块,肠蕈,石瘕等,经久不消;面色黧黑,肌肤甲错,或皮下紫斑,或红痣赤缕,或腹部青筋外露等;出血反复不止,色泽紫暗,中夹血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口唇紫黯,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象多细涩。
活血化瘀的方剂颇多,按其功能和作用将其分为十三类[2],即益气活血法,行气活血法,养血活血法,温阳活血法,泻热活血法,解毒活血法,消痈活血法,止血活血法,活血祛风法,通痹活血法,通经活血法,利水活血法,消癥化瘀法,临床一定要辩证地加以应用。另外要辨明瘀血证虚实寒热之不同,“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还要辨清瘀血与出血的关系,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出血之后,已离经脉而未排出体外的血液,留积体内,蓄积而为瘀血,瘀血又会妨碍新血的生长及气血的正常运行,使出血反复难止。可见瘀血不除,由此引起的出血也不可能止住。所以有些病尽管仍在出血,但不可忙于止血,必须行瘀,化瘀即是止血。现就笔者在临床上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的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1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
典型案例:患者余某,男,48岁,干部。一年前与家人争吵后,感觉上腹部疼痛不适,当时未在意,自服“疏肝和胃丸”等药半月不见好转,故来中医科求治。初诊:患者形体消廋,精神欠佳,面色黯黑,胃脘部刺痛,固定不移,拒按,食后痛甚,夜间加剧,大便有时发黑,舌质紫黯,边有瘀点,舌下络脉迂曲,脉细涩。胃镜检查可见:胃窦部黏膜色淡,皱襞细小,黏膜下血管网络显露,凹凸不平,幽门螺杆菌(HP)阳性。活检示: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肠上皮化生。西医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辩证属胃病气滞日久,影响血行,胃络瘀血,不通则痛。治法活血化瘀通络,理气和胃,给予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减,药物组成:丹参20g,檀香10g,砂仁10g,当归12g,川芎12g,赤芍12g,桃仁10g,红花10g,元胡12g,香附10g,蒲黄12g,五灵脂12g,郁金12g,日服一剂,共六剂。二诊:患者胃痛明显减轻,饮食增进,面色较前有光泽,但仍感疲乏,睡眠差,舌边瘀点,脉细。在原方基础上加党参20g,黄芪20g,酸枣仁15g,又服六剂后再诊,上述症状全部消失。六个月后胃镜复查,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胃炎改变。一年后随访,再未复发,一切正常,临床痊愈。
按: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为其特征的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难治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并将伴有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者列为胃癌的癌前病变[3]。中医理论及大量现代研究表明,血瘀是其主要病机之一[4],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并随病情进展而加重,为活血化瘀法治疗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2 活血化瘀法治疗脑梗塞35例
典型案例:患者,男,65岁,农民,2010年8月10日就诊。一年前睡醒后感觉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抬举困难,肢体麻木,言语不利,口角流涎,CT扫描确诊为“脑梗塞”,经住院常规治疗一个多月后(以西药为主),略有好转出院,维持用药半年后,仍感肢软无力,走路不稳,口齿不利,想用中药调治。初诊:患者左侧肢体肌力四级,浅感觉减退,面色萎黄,舌质淡紫,苔薄白,脉细涩,血压正常。中医辩证属气虚血瘀,脉阻络痹,治以益气养血,化瘀通络,拟投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60g,当归10g,川芎10g,桃仁12g,红花10g,丹参15g,赤芍10g,川牛膝12g,地龙10g,连服十剂,同时进行多种功能锻炼,并配合推拿、理疗、按摩等,上述症状大有改善,再服十剂,自我感觉良好。嘱咐患者饮食清淡易消化,保持心情舒畅,起居有常,避免疲劳。
按:脑梗塞为一全身性的血管性疾病,属中医的“中风”范畴,其根本病机为气虚血瘀。益气化瘀则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根本大法。补阳还五汤作为益气活血法的代表药方,在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中,主要通过以下六个方面达到治疗目的[5]。①改善脑循环和能量代谢。②改变血液流变性。③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④降低脑缺血性损伤后的损害作用。⑤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⑥促进神经系统损伤后修复。方中重用黄芪补气,与活血化瘀药配伍,功在益气活血,本方运用时应注意黄芪之用量大而当归轻。
3 体 会
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活血行气,袪瘀生新,疏通经络,调理脏腑的作用,并有定痛、消癥、散结、调经、消肿、止血的功效,常用药物有当归、丹参、赤芍、桃仁、红花、川芎、益母草、五灵脂、乳香、没药等数十余种,应用时根据不同症候和不同药性作适当选择,方可见效。
活血化瘀法为治疗瘀血证的总则,瘀血证包括的种类繁多,涉及多学科,多病种,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掌握辩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辨明瘀血的病因、部位和病机,根据症候虚实特点,适当配合其他方药才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应用活血化瘀法可以有效地防治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恶化[6]。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等病人进行动态观察,当血流变指标明显向浓、黏、聚化恶化时,很可能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脑中风等,进行预防性活血化瘀疗法,收效甚佳。总之,活血化瘀法应用广泛,笔者不可能一一列举,临证只要辩证准确,均可大胆灵活加减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可冀,徐浩.活血化瘀方药的合理应用与深入研究[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5,19(6):323-324.
[2]岳培娥.浅谈张仲景对活血化瘀法的认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 (9):625.
[3]王晓瑜.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研究近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1):29-30.
[4]柴可夫.活血化瘀法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识[J].中医药学刊,2004,22(3):389-390.
[5]杨小清.论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机理[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4):342-343.
[6]朱林平,孙仕润,孙仁光,等.活血化瘀临床应用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4):613-614.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1
论文首页】【设为主页】【加入收藏】【打印本文】【回到顶部
最新上传
 中英校际交流,校园足球添...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学...
 七年级《篮球运球》教学设...
 职校教师的角色定位
 我对因材施教的看法
 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
 中职德育课堂的应用表现性...
 肺结核治疗综述
 肺结核治疗方案
 肺结核治疗问题
 肺结核50例临床治疗
 肺结核病人护理
 农村城镇化探析
 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
 国防经济研究
职称论文
本站推荐
 中英校际交流,校园足球添...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学...
 七年级《篮球运球》教学设...
 我对因材施教的看法
 中职德育课堂的应用表现性...
 肺结核治疗方案
 肺结核治疗问题
 肺结核50例临床治疗
 肺结核病人护理
 农村城镇化探析
 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
 国防经济研究
 公共危机应急保障机制建设
 科研院所物业管理社会化
 油田企业信息系统审计
职称论文发表
所有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网站介绍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导航 投诉建议 服务承诺 人才招聘 版权声明  
  •   投稿邮箱:83041061@qq.com    服务热线:027-62220402 手机: 18907137973
    点击及可直接咨询
    联系地址:武汉市江汉区新华下路江花苑13楼   电子地图
  • Copyright (C) 2007-2009 http://www.issn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6318号
    技术支持:腾浪科技    法律顾问:廖泉冰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