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发表 | 职称论文发表 专业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 | |
住在汉口网 | 住在汉口网是一个专业提供汉口房产信息、车辆服务、生活服务、招... | |
职称论文网 | 职称论文网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等服务。 | |
|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成因及防范
李 琴
(长江大学审计处 湖北 荆州 434023)
摘 要 随着审计范围的不断扩展,审计要求的不断提高,审计风险日益突出。通过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的分析,探讨行之有道的防范措施,以降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 风险成因 防范
随着审计范围的不断扩展,审计要求的不断提高,审计风险日益突出。如何正确认识和有效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已经成为内部审计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其成因及防范对策,对提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树立和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信誉度,保护内部审计人员的自身利益,有着十分重要和现实的意义。
1 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成因
1.1 来自被审计单位的风险
(1)被审计单位会计工作本身带来的风险。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业务水平较低,账务处理不规范,导致会计资料失真;个别会计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认真,甚至将很重要的原始单据或账簿丢失,造成会计资料不全;有的会计人员工作变动时没有交接手续,往往形成"新人不理旧账"的现象。上述种种情形,致使内部审计人员无从审查真实情况。
(2)被审计单位管理水平带来的风险。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有的还很薄弱;有的单位虽然建立健全了许多制度,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还有一些单位出于某种目的或迫于指标压力时,容易虚夸业绩。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行为或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会耗费内部审计人员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给审计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极易形成审计风险。
1.2 来自内部审计工作本身的风险
(1)和国家审计、社会审计相比,内部审计人员的执业水平不高,素质参差不齐,审计方法和手段落后,审计工作还不规范。特别是实施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由于缺乏相关操作标准,致使审计工作的随意性较大。
(2)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够,地位低,权威性不高,在实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易受上层或局部利益、小集团利益的驱使或人事、人际关系的限制和影响,有时无法做到客观、公正。另外,由于内部审计地位的限制,在进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实际工作中,往往得不到被审计单位支持和配合,在取证的关键时刻,有时会遭到对方的拒绝、漠视,导致审计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1.3 来自外部审计环境的风险
(1)在我国的审计体系中,内部审计的制度化、规范化工作明显滞后于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加之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的范围、内容、程序、处理等方面尚无统一规定,也没有操作性较强的审计评价体系和标准。审计人员往往只能依据常规的审计工作经验来进行。
(2)单位内部审计定位模糊,风险意识不强。目前,国有企业与国家的产权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理顺,科学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受托管理关系尚未完全建立,许多国有企业的领导人以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国有资产的受托人的双重身份出现。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企业领导人往往难以准确定位自身的价值取向。基于此,有时难免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够、支持不足,客观上弱化了内部审计的职能。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在对所有者负责和对经营者负责两种体制下,其目标、职能作用不尽相同。由于上述原因,内部审计的责权自然难以清晰界定,定位模糊,进而对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内部审计人员的主动性产生影响,内部审计的风险意识自然不强。
1.4 经济责任审计特殊性带来的风险
(1)经济责任审计时间紧、任务重。人事变动一般具有批量性,在短期内容易产生审计力量不足的现象,使内部审计人员难以处理风险、成本和效率之间的矛盾;其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时间跨度较大,有的甚至长达十几年,经济活动十分繁杂,而人事部门要求的时间又十分紧迫。审计人员顾此失彼,容易产生风险。
(2)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审计法人,评价自然人”的工作,由于直接涉及到人,所以比较敏感。但是,由于受审计手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经济责任审计只能从审计的角度认定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在其任期内的经济责任,而不是全部责任。而且个人的经济问题、廉政情况等仅仅依靠单方面的查账是得不到确切结果的。因此,审计结论与对审计的期望值之间存在差异,隐含着风险。
(3)经济责任审计往往是“先离任,后审计”,属于事后监督,审计缺乏应有的约束力。另外,在实际审计工作中经济责任审计在内审机构出具审计报告后就结束了,对于审计结论疏于落实,对查出的问题也是查得严,处理得轻。客观上影响了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也给后任领导和被审计单位造成了不良影响。
2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2.1 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审前预告制度
审计小组在送达审计通知书时,应在被审计单位或相关内部媒体上如报纸、电视等进行审前预告,公布审计依据、审计内容、审计时间、举报电话、举报信箱、接待来访的时间和地点及其他有关事项。通过审前预告,要求被审计单位员工支持配合审计小组的工作,给予帮助和方便,并积极提供审计线索,协助审计小组查清和澄清问题,同时对审计小组执行审计工作纪律情况予以监督。
2.2 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审前自查制度
将传统的“单纯审计机构检查”转换为“被审计单位自查与审计机构检查相结合”。由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按规定对相关问题在实施审计前自行汇报或自查,包括公司经营管理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各个环节,各会计要素的规范性,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合理性、规范性,以及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的情况等多方面的内容。然后审计人员根据其自查的情况对其进行评价,被审计单位有问题但未能自查出来的应当严肃处理。
2.3 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双向承诺制度
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双向承诺制度以明确法律责任、界定审计会计责任、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要求被审计单位党政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对所提供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有无账外资产、账外账、“小金库”等做出书面承诺,对担保、抵押、关联交易、期后事项等做出书面说明,并签字盖章。同时审计组长应提供书面保证,保证按审计方案规定的内容和操作规程实施审计。
2.4 全面审计,突出重点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