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称论文发表 | 职称论文发表 专业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 | |
住在汉口网 | 住在汉口网是一个专业提供汉口房产信息、车辆服务、生活服务、招... | |
职称论文网 | 职称论文网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等服务。 | |
|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是通过班级来进行的,班主任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到班级教育的状况和学校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班主任还是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班主任的工作如此重要,到底如何才能做好呢? 当然责任感和爱心是当好班主任的必备条件,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帮助学生进步的工作中去,并把这当作自己的天职。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呢?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我发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帮助学生搞好学习。班主任不仅是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者,更是学生学习的管理者、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导师。班主任对班级的常规管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最后都必须落实到有效促进学生搞好学习。帮助学生搞好学习,在班级努力培养良好的学风,是班主任的天职。
帮助学生搞好学习当然不能简单化。不能就是一句话指导:一定要认真学习。班主任要思考究竟如何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有的班主任也重视学生学习,却喜欢以自己对学习的经验或主观认识对学生进行指手划脚,对学生的学习反而造成了干扰;有的班主任帮助学生搞好学习,表现为对成绩优秀学生的偏爱和对成绩差的学生的偏恨,这些做法都会产生种种负面影响,达不到培养良好学风的目的。这时候就需要对全体和个别学生进行帮助,比如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班级首先要树立班级自信心,作为班主任——班级的权威人士来说,气只可鼓不可泄。班级一建立就要和学生一起为班级制定一个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并鼓励每个学生都要为实现班级目标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每个学生都要为班级的进步添砖加瓦。可以拿一些团体运动项目作比喻,如把十人左右两腿绑在两根竹竿上然后共同努力前进的“小火车赛跑”运动,在这项运动中每个人都必须步伐一致,齐心协力,否则不仅比赛会失败而且还会摔到在地,在学习上也一样,班级的进步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这样鼓励学生就会抓住每个学生的心,提前防止一部分学生掉队,避免他们成过早的成为班级的“破坏分子”。
其次班主任作为一门学科的任课老师要把好教学关。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放慢教学速度,降低教学难度,打好基础知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班主任还要提高教学效率,尽可能少地占用课余时间,并督促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其他学科任务。
再次,班主任处理个别学生问题时,可以引导成绩差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是不认真学习的理由,一个学生认真学习当然不等于就能把学习成绩提高上去,但认真学习却可以给自己提高学习成绩带来许多机会,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学会做事认真的优秀品质,即使搞不好学习,但有了认真的良好品质,将来走上社会也能做成功某一项事业的。
班主任对学生其他各方面的管理要求,都可以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做好其他工作,服务和服从于搞好学习。班主任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走到学习上来,当班级形成越来越浓厚的学习风气时,则学生的各种行为问题便会减少到最低限度甚至可以杜绝一些行为问题的发生。
班主任把帮助学生搞好学习作为自己的天职,就会在班级管理中更多地经常性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当班主任把学生有效地引导到学习上来,使学生专注于学习时,他(她)便会很少把时间花在处理学生行为问题上,因为学生在学习上有了积极追求后行为问题越来越少甚至消失了,他(她)有了充足的时间观察学生的学习,与每一名学生聊身心健康聊学习,倾听学生,与学生形成良好的沟通。他(她)会因此而更加理解学生,而学生也会因为班主任的理解增强了身心安全感,从而能够更加专注于学习。
二、帮助后进生。说起后进生,这在教育实际中是个令大多数教师烦恼的一个学生群,我们决不能忽视后进生,而应努力促其实现良性转化。
一般说来后进生大概有以下三种:一种是思想品德后进;一种是智力迟钝,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后进;还有一种是两者兼而有之的所谓“双差生”。不论是哪种后进生,爱心都是教育的基础,但没有尊重与理解就谈不上爱。记得美国教育家爱默生曾经精辟地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充满爱心和尊重的教育就可以取得有效的成果,特别对于后进生,多给些“偏爱”,再加上点“艺术”,知其性而教,宽严有度,引导有方,那么,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我想也许就不会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后进生也不例外,甚至比优生更强。后进生常常由于得不到信任和尊重,遭受讽刺而觉得丢人、难受,甚至感情上发生剧变并表现在言行上。后进生的自尊心往往以曲折形式表现出来,从表面上看,他们缺乏上进心,荣誉感,但心灵深处却希望在教师与同学的心目中得到应有地位,然而这种希望难以实现,于是,在他们心理上的自尊与得不到自尊的矛盾便产生了,而我们班主任往往忽视这一点。作为班主任我们常常为了树立威信,把学生对自己的尊重和服从看得很重,对那些逆反心理强的后进生一味地采用批评和指责的方法,反而使他们心灰意冷,丧失前进的热情和信心,最终适得其反。因而我们班主任的确应该改变原来的观念和方法。笔者认为,在教育转变后进生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赋予爱心、激发上进。爱是情感上的纽带,是教育的动力和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没有真诚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老师不能因后进生后就疏远甚至一味责骂、讥讽他们。成绩差的后进生,在学校、社会、家庭听到的是训斥,看到的是白眼,人们给予他的爱比一般学生少,以致他们自卑、自怯,但自尊心极强。这一心理抑制着他们的积极性。老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爱,设法消除这一心理障碍,促进他们的转化。
学生的心灵是纯净的,我们应该爱之深而求之严。学生喜欢的是亲切而严格的班主任,做到爱严相济、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为此,首先,要心疼、不要头疼。头疼则烦、心疼则爱。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决不会有不愿学习的孩子”。他们同样都有争取好成绩以赢得大家称赞的心理要求。但若经常成绩处于低劣,得不到心理的满足,甚至受到处罚、讽刺,厌学情绪就会逐渐占上风,他们更需要老师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教师要用爱去感化他们,才能挖掘其潜力,调动其积极性,促使转化。其次,要多给他们鼓励和信心,不要讽刺他们。他们自尊心强,在遭人冷落时,对教师的言行、同学们的态度特别敏感。鼓励的目光、赞扬的言语就可能成为他们克服困难的动力。反之,无意的伤害都可能引起他们的反抗,甚至自暴自弃。教师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就应及时给予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另外,要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如在作业练习中,有时减少数量却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由于原已后进,再给过多的练习,这样他们为了完成作业往往是穷于应付,若减少数量,却严格要求把每一道题做得准确无误,更能收到良好效果。
第二、尊重、理解、和关心。对学生的爱包括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关心。老师应用热情、坦诚和信任去换取学生的信任,以求得心理沟通,以便对症下药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我们班一位学生,刚进来时上进心很强,自尊心也很强他在周记里的话语流露出对社会的憎恨,他只看到了社会的阴暗面,在他的心中没有阳光,这个学生性格较内向,我曾多次找他谈话,他总是缄口不言,与我保持距离,但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初一下学期还入了团,在所有人的眼里他是一位优秀学生,我也认为他会一直这样优秀下去。可是到了初二下学期时他开始逃课、上网聊天,而此时我一如既往的理解关心所有的学生,仍然全身心的投入到班级工作中,我的真诚打动了大部分学生也打动了他,后来他给我写了一封名为“心连心”的信,信中讲了他的过去,幼年时父亲因犯罪进了监狱,母亲于是带着他们兄弟生活,他小时侯经常遭人欺负,他没有朋友,很孤独。因此,他很自卑,性格封闭。我也给他回了信,经过这次心灵的沟通之后,他豁然开朗,逐渐便得极积起来。
第三,与后进生谈话要把握后进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心理活动的规律,这样才会达到良好的效果。谈话应避免在公共场合,那样易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我们应抓住思想契机,抓住学生的兴趣和感情点,或先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交谈式地进行教育,让学生在感情上出现“移情效果”。对于后进生的缺点不应只是枯燥的批评说教,那会使他们产生厌烦的心理,不利他们的转变。最好是采用较为缓和的办法,如用商讨、暗示等方式,逐步深入地批评,或用对其他同学的正确或良好的做法,以对比方式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三、开好家长会,与家长一起商讨“育儿经”,减少学生的痛苦。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现在的家长要么溺爱孩子要么由于生活所迫对孩子不闻不问,或者想管却不知道怎么管,因此在每次开家长会之前我都会精心准备,告诉家长我在工作中的体会让家长在如何管理孩子方面受到一些启发。同时关注学生的痛苦,即他们认为家长不理解他们,于是我在家长会上想办法加强他们之间的理解与沟通。比如,开会之前我让学生把自己想对家长说的话用写信的方式表达出来,然后在会上由我交给家长,家长看完后当场给学生回信。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和家长之间能进一步的相互理解,我也成了家长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学生因为得到了父母的理解与认可也能在学习中更努力更快乐了。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