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职称论文发表 | 职称论文发表 专业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 | |
住在汉口网 | 住在汉口网是一个专业提供汉口房产信息、车辆服务、生活服务、招... | |
职称论文网 | 职称论文网提供:发表论文、论文发表、毕业论文、职称论等服务。 | |
|
山东 邹平县九户镇初中 256211
家家都要烧水做饭,人人都见过开水翻滚,学生对此也并不陌生。但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日常现象,要想看透其中的奇妙所在,揭示其蕴含的深刻道理却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简单。有人把“观察”简单理解成不过是“看看而已”。而我却把这作为锻炼学生科学探究技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的极好素材。根据我的教学经历,将这一节的反思与改进概括为:
一看不过如此,二看熟视无睹,三看奇妙无比,四看原来如此。
一、关于“不过如此”
前几年时兴的教学法是“目标教学法”。
在此教学法的指导下,其教学意图自然是轻过程,重目标,在这里就是轻“观察过程”重“沸腾结论”。
其教学过程当然是学生按照教师的硬性指导,采取师生问答式观察:沸腾时有无气泡产生?有。气泡多少?多。气泡上升过程中变大还是变小?变大。沸腾时温度计示数是否变化?不变。为什么点燃酒精灯?沸腾要吸热。
教师顺利概括总结:现象——大量气泡上升变大;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气化。特点——温度不变,这就是沸点。条件——吸热。
这样导致的教学效果无疑是,表面上看,观察过程顺利,结论得出自然,目标达成度高。但我们没有意识到也根本不在乎这样做无疑忽视了物理教学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力”,扼杀了学生观察的兴趣、欲望与敏锐性。
其实,这样做实验,给人的印象是:水的沸腾现象“不过如此”。不做又何妨?倒不如让学生联想、描述家中做饭的情景更形象有趣。
二、关于“熟视无睹”
现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物理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各方面能力。物理教学过程是科学探究。在此大背景下我大胆尝试,做了如下改进:
教学意图:由重结论改为重过程,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由重观察的目的性改为重观察的敏锐性。由标准的学生分组实验改为科学探究技能训练。
教学设计:课堂放开,学生自由观察,以激励学生观察的开放性、发散性与敏锐性。
教学效果:大大出乎意料。学生只看其一,不计其余。只把精力集中在观察温度计示数上,而忽视了其它非常明显的现象。学生兴趣有余,收获不足;片面有余,开放不足;目的有余,敏锐不足。用“熟视无睹”来评价,再恰当不过。
三、关于“奇妙无比”
不能说教育理念不超前,不能说教学观念不先进,为什么好心不得好报,好的理念没有好的结果呢?痛定思痛,忽视学生实际水平,对学生能力估计过高是根本原因。理念与现实结合,把握好学生最近发展区,我及时做出了调整,将教学过程分为层层递进的几个环节:
环节1: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理念,让学生联想并描述生活中烧水现象,加强学生感性认识。再“引诱”学生过一会可通过实验验证。此时学生表现出急于做实验的冲动。
接着,教师再用学生意料之外的问题激励学生:大家还有没有新的发现?你只注意到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有没有注意到水在接近沸腾前少量气泡产生在上升过程中变大还是变小?你只注意到有大量“热汽”产生,有没有注意热汽在哪里产生?此时学生更加表现出急于做实验的强烈冲动。
环节2:趁热打铁,及时分层次出示观察问题,加强观察的全面性、目的性、顺序性,适当降低对观察敏锐性的要求。
① 现象明显,学生易注意的。如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大量热气、温度计示数不变等。
② 现象明显,学生不易注意的。如纸板上出现水珠、手摸纸板感觉热、酒精灯加热等。
③ 现象不明显,需仔细观察的。如沸腾前少量气泡上升变小、热气出现在杯囗上方等。
环节3:开始实验进行观察。按照提示全面仔细观察,并作好记录。
环节4:分析现象、概括结论。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环节5:实验评估。师生共探实验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如:水的沸点不一定是100℃?(大气压影响;温度计不规格;测量时温度计玻璃泡距杯底太近。)停止加热,沸腾亦应停止。而撤去酒精灯水为什么还能沸腾一会儿?(石棉网余热)
环节6:意外收获。师生分析热气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不出现在水面处而出现在杯囗上方?纸板上的水珠是怎么形成的?手摸纸板为什么觉得热?顺其自然得出液化、液化方法之一降低温度、液化放热。
教师趁机出示故事《伦琴发现X射线》、《费米疏忽大意痛失第二次诺贝尔奖》,说明有些科学上的重大发现都是出自无意之中,但机会总是给有心人的。使学生体会到认真仔细观察的重要性。
从以上介绍中,难道我们还没体会到看似“不过如此”的沸腾现象确实是“其妙无比吗”!
四、关于“原来如此”
在不断的反思与改进之中,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得到了锻炼。作为教师,我也受益非浅,教育理念得到了升华,教学改革得到了深化。我有一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的感觉。先进理念的落实、课堂教学的改革原来应该是这样的:
1、教育理念要高瞻远瞩,教学改革要脚踏实地。教学过程的“会学”与教学结果的“学会”并重。在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严峻的教育现实的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实现能力与成绩双赢。
2、教师要有很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改革就有风险,学生不是学习的奴隶,学生的活动不一定符合教师的“预谋”。教师要临危不乱,及时调控。教师是战略上的指挥家,学生是战术上的执行者。学生尽可以象孙悟空那样施展七十二般变化,教师绝不给学生戴紧箍咒。但就是再飞十万八千里,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3、科学探究理念要以科学探究技能为基础,科学探究技能的培养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要先锻成技能的“钢轨”,才能铺成探究的“铁路”。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职称论文发表网http://www.issncn.com
|
|
|
|
|
所有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
- 投稿邮箱:83041061@qq.com 服务热线:027-62220402 手机: 18907137973
联系地址:武汉市江汉区新华下路江花苑13楼 电子地图
- Copyright (C) 2007-2009 http://www.issn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6318号
技术支持:腾浪科技
法律顾问:廖泉冰律师
|
|